3月4日上午,第一个小组会按议程是讨论政协常委的工作报告,但一开始召集人却破例把“议程”改了:要我把头天晚上向他们谈的“关于把三峡库区列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的建议”向大家谈谈,并讨论可否作为全组的提案。
我首先用数据和事实把三峡库区简要地描述了一番:成库后,仅从库尾重庆年流入的水量就达3155亿立方米;占长江流域的33%,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占国土面积1/3强的西北五省区加上内蒙古西部两个盟的水资源总量才2254亿立方米,占全国8%。黄河年径流量仅580亿立方米,却要承担全国15%的耕地及12%人口的供水。可见三峡水库是多么了不得的富集水资源!它不仅可以哺育长江流域中下游心腹地带,而且关系到“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两大“生命线工程”。
大家听得正高兴,我话头一转,又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三峡库区将受到流沙和污染的严重威胁,形势极为严峻。如不及早防治,“了不得”的富集水资源将成为“不得了”的灾难。沿江城市和船只九成以上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未经处理倾泻江中。1300公里新库岸地质条件很差,平均不到5公里就有一处大型危岩、滑坡,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年入库泥沙量达5亿多吨。排沙后也有六成以上淤落库内。加之成库后流速减缓,紊流扩散减弱,水流自净能力将降低40-60%。在这种条件下,现在Ⅲ类水质,成库后要达到国家要求的Ⅱ类水质,真是难上加难。
办法只有一个,我们建议必须纳入国家级重点整治计划,统一综合整理和建设。同时建议及早实施,因为现在施工部分还属预防性;同时大部分是岸上施工。等到2003年开始发电时,再要动作就得下水了,预防或治理,岸上或水下,其差别岂只是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
大家听了似乎觉得“头头是道”。其实我不干这行,只是为“议政”调查过几次,又向专家请教和搜集资料。九三学社小组一致同意作为小组集体提案,并补充了流域立法等很好的意见。经过九三学社工作人员的加工,小组的提案就完成了。
两天以后的3月6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报告中介绍,三峡库区已列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我们讨论时没见到过报告,写报告时肯定也见不到这份提案。这算是可喜的、值得欣慰的巧合吧!大家想到一块去了。
其实,这也是难得的,来之不易的“巧合”。为了三峡库区的泥沙和污染问题,多少有识之士深入调查研究,建言、呼号、上书、提案……我们九三学社老一辈领导人就为此锲而不舍,所以这次“巧合”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我感到欣慰的是,我读到当时主持三峡论证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最近的论文,她写道:“当时论证中认为有两个问题是最担心的,一个是泥沙问题,一个是移民问题,现在我还加上一个库区污染问题。”
但愿来之不易的欣慰巧合,对我们参政议政会有点什么启示。